進入內容區塊
:::
對於捷運帶來的有感覺 2021/11/03
知識小百科
對於捷運帶來的有感覺

對於捷運帶來的有感覺

那個臺灣還沒有捷運的年代,林獻堂於1928年臺灣民報「環球遊記」專欄分享搭乘倫敦地下鐵的經驗,摘錄如下,「……地中之空氣與地上不同,寒時而溫暖,熱時而清涼,故餘每日出門 乘自動車較少乘地下電車居多。……";對讓座行為也有所論及-"……車中有後至之老年人或婦人,男子必起立而讓之坐,讓坐是一種美風,豈惟文明人所獨有耶?……」。

捷運到來的一刻,令人有些許期盼或擔憂,就人與地方的連繫來說,作為台灣第一條由鐵路改建為捷運的昔日北淡線,沿線多行經開發程度較高的地區。自建於1901年以降,從主要提供各地與淡水港貨運,轉換至以客運為主,在鐵軌上來回穿梭的火車,像印表機的噴頭,一趟一趟的刻劃出生產與生活的圖像於沿途的人城之中。至今,北淡線已停止營運,大部分路線轉為捷運淡水路線。綜觀演變,或如李志銘於「尋聲記:我的黑膠時代」一書中所述「……隨著一九九七年淡水捷運線的開通,儘管沿途同一路線的山水風光依舊明媚,卻已然兼容了不同世代青春的記憶重疊……」。

走進捷運站,張開雙耳,總會聽到人流中此起彼落的閘門叮咚聲;電扶梯「請緊握扶手,站穩踏階」;在月台時「往蘆洲……」;列車中「徐匯中學站到了,請於左側下車」等例行提示音,對我們而言是稀鬆平常的提示聲,但對於英國Margaret McCollum來說有不同的意義。老婦人Margaret McCollum常會到倫敦地鐵的堤岸站(Embankment Station)月臺傾聽由她已過世的老公Oswald Laurence聲音所錄製的「Mind the gap」廣播音。

當城裡街巷有捷運走進,作家張愛玲於「流言」書中一篇以故居常德公寓為背景的「公寓奇趣記」寫著「……我喜歡聽市聲……,我是非得聽見電車響才睡得著覺的……」。

▲堤岸站(Embankment Station)所在位置(來源:Google Earth)

▲堤岸站(Embankment Station)所在位置(來源:Google Earth)

▲Margaret McCollum(左)及Oswald Laurence(右)(來源:dailymail.co.uk)

▲Margaret McCollum(左)及Oswald Laurence(右)(來源:dailymail.co.uk)

以捷運為背景的創作,如新北市出生的台語歌手黃乙玲,以「最後的捷運站」唱出離情依依的字句「……最後這班電車 親像塊暗示 咱的夢袂得到三更……」,構築出充滿想像與情緒張力的捷運紐帶。日本俳人「山口誓子」的俳句「地下鉄道驟雨に濡れしひと乗り来る」,勾勒下雨期間人們搭地下鐵的畫面。美國詩人Ezra Pound於目前由法國巴黎地鐵1號、8號和12號線所共用的協和站(Concorde)得到創作靈感,1913年時在Poetry雜誌上發表一首僅2行且14個單字的詩文,為意象派的代表作品:

「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」

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;

Petals on a wet, black bough.

▲協和站(Concorde Station)所在位置(來源:Google Earth)

▲協和站(Concorde Station)所在位置(來源:Google Earth)

另外,在捷運車廂看板上,不時會看到臺灣「公車捷運詩文」或「臺北文學獎」等所選放的詩文。其實這樣的活動可溯及至1986年, Cicely Herbert、Gerard Benson及Judith Chernaik等人取得倫敦地鐵及相關單位許可後,開始在捷運內張貼詩文。根據「迷戀捷運」所述,第一首出現在倫敦捷運的詩是蘇格蘭的浪漫主義先驅Robert Burns所作的「Up in the Morning Early」。

▲詩文於台灣捷運露出

▲詩文於台灣捷運露出

▲於倫敦地鐵上仰讀「Up in the Morning Early」 (非1986年張貼現況照片)(來源:Art of Underground)

▲於倫敦地鐵上仰讀「Up in the Morning Early」 (非1986年張貼現況照片)(來源:Art of Underground)

捷運作為創作與生產的所在,根據東森新聞報導,台灣的陳鈞同老師曾在捷運內寫生。另位於美國的Lynn Gentry不時於美國地鐵入口擺一台打字機,為往來的旅客寫詩。已故作家陳柔縉,於「聯合文學」的「捷運車廂裡的那個位子」一文提及,她在捷運車廂內寫小說時最愛坐的位子,是在與隔板空出一段空間的坐椅,並近隔板一側的位子,她認為這個位子如「迷你潛艇」。在那些「低頭看手機一定時間」還未常常發生的年代,我們搭捷運時都在做什麼呢?

「閉上眼眼睛想一想 有時睜開眼睛看一看」-幾米於「閉上眼睛一下下」繪本中如是說。捷運作為旅行、日常與創作,正在我們的個人生活與都市發展中刻下紋理,而搭乘捷運時Graham Robb於「巴黎人」一書提及和巴黎地鐵有關的「普魯斯特時刻」,正隨著我們捷運的日常在醞釀。雖然捷運的A型路權,讓搭捷運的人在捷運站的站與站之間快速移動中,難以好好觀看與聆聽地面的光景,而在由走路-搭捷運-走路的人本交通模式下,我們得用5公里以下的步行速度,以人的尺度,感受行經的所在,賦予地方意義,為城市帶來生命(註:這部分參考自,Jen Gehl於「人的城市」一書中提及的概念)。

延伸閱讀

捷運環狀線北環線CF680A區段標於112年10月15日開工動土囉!
2023/10/16
重大里程碑
來來來!工頭來告訴大家環狀線北環段的相關資訊
MORE
環狀線的移動美學
2023/10/11
公共藝術篇
列車於10月8日起每日由大坪林站往來新北產業園區站間,平日6點35分及假日6點17分起,即以固定班次的時間運行,平日晚間更特別開放靜態展示時段,端點發車時間表可上新北捷運公司官網或粉絲專頁查詢。
MORE
LB10國華站屋頂鋼構施工
2023/09/01
工程進度篇
一起來看看LB10國華站如何完成屋頂鋼構的骨架吧!
MORE
回到最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