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內容區塊
:::
吃喝拉撒都在這!體驗塔吊人員的一天! 2018/12/10
技術大揭密
(圖說:塔吊結構名稱)

(圖說:塔吊結構名稱)

在三環三線安坑輕軌的施工中,我們曾經不只一次的提到「塔吊」,這個到底是什麼呢?其實他的全名叫做「吊臂式起重機」,專門負責橋塔吊樁的工項,目前是最低的高度(塔節48公尺+吊臂高13公尺),接下來隨著橋塔的增高,塔吊也會作4次的爬升作業。趁著現在還在最低高度施工,就讓工頭來帶大家體驗一日塔吊工作人員,Let’s Go!

(圖說:塔吊之塔節說明)

(圖說:塔吊之塔節說明)

塔吊人員要上塔吊上面工作,需要走爬梯才能從塔底走到塔頂,當然不是一次垂直到頂的爬梯,這樣實在不安全。而是從地面上來兩個塔節各爬9公尺垂直爬梯,之後便是比較輕鬆的6公尺非垂直爬梯,而且每個塔節中間都有平台可以休息,增加了上塔吊的安全性。

(圖說:塔吊之轉盤)

(圖說:塔吊之轉盤)

結束漫長的塔節爬梯,接著就到塔節與吊臂的轉盤,在轉盤裡面可以看到運轉結構,也許會覺得爬梯相接的位置有些奇怪,但其實是因為轉盤運轉造成移位,所以實際在運轉時,轉盤裡面是不能有人的。

(圖說:塔吊駕駛艙)

(圖說:塔吊駕駛艙)

過了轉盤後,可以看到塔吊駕駛艙,看起來就是一個很完整的小空間,前方與左右都有窗戶可以開啟通風。工頭一撇旁邊居然有冷氣,因為開窗沒風就必須靠冷氣,不然駕駛艙真的會超級悶。

為了駕駛艙保持視線清晰,除了安裝上前左右方透明窗,連腳下也是透明的。駕駛員看似很酷炫的工作其實也很辛苦,除非來得及下來上廁所,不然基本上吃喝拉撒都在這間解決,讓工頭跟駕駛員好好致敬一下!

(圖說:維修平台)

(圖說:維修平台)

走出駕駛艙有兩個前進方向,一頭是吊臂,一頭是纜繩及負重,這樣的設計才能平衡吊臂伸出去的重量。吊臂上方有維修平台,可以走到後方的纜繩和負重端,以及前方吊臂的1/3位置。

(圖說:塔吊人員移動方式與吊臂內觀)

(圖說:塔吊人員移動方式與吊臂內觀)

大約超過塔節往吊臂方向的1/3後,要往前僅能走下方(吊臂呈倒三角狀),腳下踩踏的寬度僅有約兩個腳掌寬,而且下面便開始沒有遮蔽物,可以直接鳥瞰下方景色。

(圖說:吊臂最遠端)

(圖說:吊臂最遠端)

至於走到吊臂的最前端…雖然視野真的超級好,但高度同樣讓工頭的心臟狂跳,即使很穩也忍不住抓著扶手及安全母鎖不敢放手,塔吊工作人員整天在這高度上工作,其實無暇顧及風景,反而是高度的恐懼讓人無法忽視呢!

結束爬上塔吊的驚險之旅,終於要進入下塔吊的尾聲,其實這才是最困難的環節啊,因為上去可以往上看就好,但下去卻只能往下看啊…

一天的塔吊人員體驗結束了,每天在這高度上工作,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,讓我們好好謝謝辛苦的塔吊人員吧!

延伸閱讀

捷運月台門上及車廂的二組神秘數字,代表什麼呢?
2025/02/10
知識小百科
捷運月台門上及車廂的二組神秘數字,代表什麼呢?就讓工頭報給你知道!
MORE
捷運南北環(環狀線第二階段)修正計畫獲行政院核定
2025/01/29
重大里程碑
捷運南北環(環狀線第二階段)修正計畫是目前已通車的新北環狀線的延伸,經臺北市政府於112年6月13日提出並經中央審議,已於113年11月27日獲得行政院核定。
MORE
捷運貼心服務 大家知道嗎?
2025/01/08
知識小百科
搭捷運如果出站後,想上廁所怎麼辦呢?搭捷運東西遺失要怎麼處理呢?就讓工頭報給你知道!
MORE
回到最上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