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圖說: 雨水下水道箱涵(來源: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)
捷運工程於市區多沿既有道路上下方施工,以捷運三鶯線為例行經土城、三峽、鶯歌等市區重要道路,因道路下方存有眾多地下電力、電信、自來水、瓦斯等管線,在維護經濟營運與民生需求之品質,及避免工程施行開挖損及管線造成災害,於施工前協調各管線主管機關協商管線遷移作業,將管線遷離未來捷運設施範圍,以利工程推動。
其中,雨水下水道主要為解決都市計畫區之排水問題,為重要且不可或缺之基礎建設,下水道建設歷經百餘年演變,無論系統規劃、設計理念及管理方式均有顯著改變。其中,系統規劃由初期的雨污水合流系統,改採雨污水分流方式排放雨水;系統設計理念由過去以排放瞬間降雨量為目標,改以增加雨水入滲、貯留及再利用方式,以疏緩下水道系統負荷。新北市政府為建設、維護及管理下水道訂有新北市下水道管理規則,新北市雨水下水道目前已逾735.55公里,實施率已達92.34%,污水下水道用戶112年的接管普及率已來到72.41%,污水管線長度約2400公里,捷運建設於市區路段常有橋墩基礎與地下箱涵整合議題,工程進行前會進行現況調查以利後續工程新(改)建箱涵。
資料來源: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、新北市政府水利局
以捷運新北樹林線為例,來了解舊有地下箱涵常見管養現況,經分析常見現況有:塞滿不通、人行道雨水孔蓋無爬梯、泥沙淤積、結構體損壞嚴重、電力管線裸線橫越、大型垃圾、混凝土廠漿體汙染、模板支撐架未拆等,故捷運施工時倘行經既有管線將一併整併處理,非捷運路段亦會轉知相關主管機關處理。
1.箱涵銜接∮1000mmRCP管(塞滿不通)
2.人行道雨水孔蓋無爬梯
3.泥沙淤積 3.5*3.2m
4.結構體損壞嚴重
5.電力15kv裸線橫越
6.大型垃圾
7.混凝土廠漿體汙染
8.模板支撐架未拆
9.連接管結構破損